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年报

南宁市农业委员会2014年度政府信息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5-02-04 21:42     来源:南宁市农业委员会   

2014度南宁市农业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492号)规定,结合南宁市农业委员会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实际编制。本报告由基本情况、具体推进情况、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和不予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共八部分组成。本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4年1月1日起至2014年12月31日止。本报告的电子版可在“南宁农业信息网”门户网站(http://www--nnny--gov--cn.zipv6.dsjfzj.nanning.gov.cn)下载。如对本报告有任何疑问,请与南宁市农业委员会联系(地址:南宁市嘉宾路1号市政府办公楼4楼,邮编:530028,电话:0771-5530282,电子邮箱:nn.noyeju@163.com)。

一、2013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基本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

南宁市农业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和人事变动,及时调整南宁市农业委员会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成立了由分管副主任任组长、各相关科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南宁市农业委员会政务公开领导小组,负责对南宁市农业委员会政务公开工作进行指导、协调、推进。

(二)加强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

南宁市农业委员会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南宁市农业委员会办公室,由办公室粱耀祥副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信息中心主任李亦菁同志兼任副主任,信息录入员由罗蓉、韦燕珍同志兼任,负责政府信息公开日常事务。由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做到了“机构、人员、职责、经费和技术保障”五落实。各科室由分管领导把关,指定专人负责本科室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完善“领导把关、科室配合、人员协作”的工作网络,保证全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务实有序推进。

(三)领导机构认真履行督促指导职责

根据国家、省关于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南宁市农业委员会及时制定并分解2014年我委政务公开政务服务重点工作任务,确定完成目标和完成时间,制定落实措施,明确部门和人员,加大政务公开推进力度,确保市农委2014年政务公开政务服务重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2014年,市农委先后召开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成员部署落实会、政务公开重点工作专题协调会、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培训会等,统筹推进我委政务公开政务服务重点工作落实。

二、围绕“三农”工作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

(一)以农村改革为重点,农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解决农村土地面积不准、四至不清、产权不明、权属不实问题,为盘活农村资源资产奠定基础。2013年11月至2014年7月,全市完成“整村试点、整镇试点、全面推进”3个阶段中的“整村试点”工作,共完成确权登记面积9393 亩,涉及2个城区和1个开发区,3个镇,3个自然村屯,1146 户农户。此外,青秀区、江南区、西乡塘区、邕宁区也分别自行组织开展了试点工作,完成确权面积6672.22亩,涉及农户739户。2014年5月,我市启动整镇推进试点工作,预计2015年3月基本完成,共需确权面积73.47万亩,涉及14个县(区、开发区),26个乡镇(街道办),204个行政村,4355个村民小组。目前,已完成土地测量4.78万亩,确权2.53万亩,颁证2614户。加快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为农业产业组织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培育专业农民队伍。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增至183家,新增21家,其中国家级14家,占全区国家级龙头企业的45%,列全区第一,自治区级37家,占全区自治区级龙头企业的23.4%,列全区第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增至2114个,新增283家,同比增15.47%;家庭农场233家,新增192家,同比增468.29%。全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增至115.26万亩,新增13.7万亩。加快推进综合示范村建设,以点带面带动全市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2014年建设示范村12个,共安排农民住宅新建及改造、公共服务设施、村庄基础设施等建设项目365个,涉及农户1276户,农村居民5365人。目前12个示范村新村建设基本完成,功能完备、特色鲜明,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在建设中坚持“事前群众知晓、事中群众参与、事后群众满意”原则,制定村规民约,开展乡风文明建设,新村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健全。加快推进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扶优扶强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全市创建14个示范区,其中创建自治区级5个,市级9个,建设面积8.38万亩。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6.2亿,其中市财政安排扶持资金1.28亿元;2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35家农业规模企业积极参与建设,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实施种养项目61个、农业加工项目6个、基础设施类项目25个。建成了一批在当地优势明显、连片经营、效益突出的特色产业,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新源泉,同时还带动了附近区域农业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二)以科技应用为重点,农业科技普及面进一步扩大

抓好农民技术培训,结合农业部“百乡万户调查”活动开展,围绕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大力普及农业实用技术,提高农民科学种植水平。全市共派出专家、农技人员9.74万人次,深入村屯举办培训班2145场次,累计培训农民22.92万人次,印发明白纸38.58万份,赠送书籍10.24万册,投入经费463.51万元。完成农村中等专业人才培养招生1057人,专项培训新任村干150人、农村新经济社会组织负责人150人、种养大户300人。抓好农业新品种推广,开展看禾选种、畜禽品种改良活动,引种试种农作物新品种196个,其中粮食品种126个,蔬菜新品种70个;完成良种牛配种3.82万头,生产杂交牛犊2.36万头;良种羊配种10.49万窝次,生产羔羊10.16万只。抓好农业新技术应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669.45万亩,中低产田改良83.04万亩,节水技术205.58万亩,农作物间套种138.2万亩,病虫综合防治面积2621万亩次,实施绿色防控示范面积15.8万亩,统防统治面积37.2万亩次,防治覆盖率96.6%,总体防效92.5%。抓好动物疫病防控,全市免疫生猪口蹄疫402.93万头、牛口蹄疫68.1万头、羊口蹄疫14.73万只,免疫家禽禽流感6563.16万羽,免疫生猪猪瘟404.08万头,免疫生猪猪蓝耳病368.7万头,免疫羊反刍兽疫12.02万头,免疫家禽鸡新城疫5337.3万羽,应免动物免疫密度达100%。抓好农业机械化耕种技术普及,实施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稻庭院式小棚育秧试验、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等农机应用推广项目,提升农机应用水平。全市农机总动力增至464.08万千瓦,投入农业生产拖拉机36.22万台,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增至46.6%,机耕面积1156万亩,机种面积181万亩,机收面积391.5万亩。

(三)以关键环节监管为重点,农业安全监管能力进一步提升

强化农产品源头安全意识,加快“三品一标”认证,推进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年度下达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9个,建设面积5500亩;制定豆芽、野菜等行业标准(规程)4项;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个数增至4个,总面积达48.2万亩;绿色农产品认证面积增至2.82万亩;无公害水产畜牧产品产地认证个数增至106个。累计检测基地蔬菜样品5.38万个,合格率99.83%;检疫产地生猪234.61万头、牛5.51万头、羊1.65万头、禽6222.29万羽。强化农资市场安全意识,联合公安、工商、质监等部门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严查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经营行为,遏制坑农害农事件发生。累计出动执法人员8429人次,整顿市场1370个次,检查企业7900个次,抽检农药样品106个,兽药产品146个,肥料样品50个,立案查处违法案件87起,结案71起,涉案金额159.3万元,捣毁制假窝点2个,挽回经济损失235万元。强化农产品市场安全意识,建立健全农产品监测体系,加大市场监测力度,确保广大市民吃上“放心菜”和“放心肉”。累计监测市场蔬菜132.93万批次,合格率99.83%,检出农药残留超标菜2233批次,没收销毁问题蔬菜2.4万公斤。屠宰检疫猪220.73万头,牛羊4.46万头,禽67.69万只;监测市场养殖产品3.95万批次,合格率99.5%,查处私宰窝点51个,查扣生猪164头、私宰牛肉134公斤,没收销毁私宰肉品1.94万公斤。世锦赛期间共出动执法人员2506人次,检查生产经营企业及基地1700家次,整治重点区域25个,抽检样品274个,水果蔬菜合格率 94.78 %,水产畜牧产品合格率100%。强化农机驾驶安全意识,着重抓好新机手培训、新机入户管理、农机年检工作等关键环节,广泛开展农机安全宣传活动,配合开展全市“六打六治”专项行动,严查违规驾驶行为,全市农机安全态势平稳,全年无立案农机事故发生。全年完成拖拉机年检3.2万台,新机入户2041台,新考拖拉机驾驶人1945人,开展宣传活动296次,发放宣传材料8.49万份,检查农机1.35万台次,纠正违法违章1932次。

(四)以产销和招商为重点,农业开放合作渠道进一步拓宽

发挥农业展会平台产销对接优势,组织农业企业“走出去”,积极参加自治区农产品展会,着力提升我市名优农产品市场知名度,促进基地与市场有效衔接。4月30日,与自治区农业厅联合举办了第七届广西(南宁)春茶节,共设展位300个,参展茶商900多人,为我市茶叶制品增辟了销售新渠道。9月25日,组织37家企业、110多种南宁名优农产品,赴上海参加自治区政府主办的第六届广西名特优农产品交易会,签订购销合同9600万元,达成意向协议2.77亿元;现场接待市民、客商达3.44万人次,销售农产品28.4万公斤,销售收入559.78万元。12月9日,我市组织54家企业、300多种南宁名优农产品,赴桂林参加第七届广西名特优农产品交易会,签订购销合同2747.5万元,现场接待市民4.6万人次,销售农产品23.09万公斤,销售收入857.1万元。发挥南宁农业信息网站平台作用,开展产销调研,加强农业信息采编与发布,促进农产品产销衔接。累计汇总发布36期农副产品价格行情报告,发布农业信息1730条。拓展网上销售新路径,积极提供大宗农产品产销信息,组织开展了“2014年兴宁区五塘苦瓜网上展销节”、“2014年南宁市春夏季蔬菜瓜果网上交易节”和“武鸣县2014年瓜菜网上展销节”等网上农产品营销活动。发挥农业招商活动合作洽谈优势,积极筹备南宁市参加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广西投资合作洽谈会的参会活动,全力做好南宁农业“引进来”工作。协调县区报送招商项目90余个,精选项目63个列入自治区招商项目录;认真筹划农业招商资料,专题拍摄南宁农业产业宣传片,精心撰写专场推介资料,做好会前准备工作;组织广西金穗、南宁振企、横县顺来、广西尚农等知名企业设置茶歇区,配合自治区做好会务工作;组成人数多达177人的以县区代表为主体的招商团,参加这个区内近年规模最大的农业招商盛会,并邀请参会的区外重点企业专场召开南宁农业招商恳谈会,做好会上招商工作。会议期间我市共签订引资项目22个,签约金额69.79亿元,取得了签约项目数全区第一,签约金额全区第二的好成绩。

(五)以专项活动为重点,“美丽南宁”活动进一步深化

深入推进“清洁田园”专项活动,推广清洁农业技术,改善农业生产环境。结合各县区农业产业特点,我市以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标准示范园等规模农业生产基地为重点,选择部分生产垃圾产生量较大、设施基础好、群众觉悟高的地方,积极开展“清洁田园”示范点建设,全市建设清洁示范点219个,面积6.24万亩,其中创建区级示范基地39个,市级示范基地58个,清洁生产技术推广率达97.89%。以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为突破口,全面开展田间废弃物清理,组建工作队1147个,投入资金1467.6万元,进村47.16万人次,发动群众165.36万人次,清捡田园面积586.17万亩,回收农药瓶150.79万个,清捡废弃物635.23吨。大力普及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发放资料439.63万份,培训农民98.95万人次,推广应用清洁技术面积890.83万亩次,其中绿色防控面积15.8万亩次,测土配方施肥669.45万亩,节水技术205.58万亩。积极构建“清洁田园”长效管理机制,引导村屯组建保洁队伍,全市村屯保洁员增至1.8万人,制定村规民约1.22万个。深入推进“清洁养殖”专项活动,推进生态养殖,在源头建设疫病防火墙。指导村屯畜禽圈养工作,推进畜禽粪污集中处理,建设人畜分离养殖集中小区9个;建设粪污资源循环利用处理设施,建设沼气池1.52万立方米,化粪池2.18万立方米;拆除养殖场120个,拆除面积9.15万平方米。

三、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澄清虚假、不完整信息情况

2014年,我局没有接到虚假信息反映。

(二)通过各种途径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1.依托局门户网站,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常态化。以门户网站为窗口,及时公布和更新我局最新的工作动态、重点项目动态等。同时,公布了我局各项业务的办理对象、事项类别、法律及政策依据、办理条件、申请人提交材料、办理流程、办理机构、办理地址、联系方式、办理时间、办理时限、办理方式以及服务对象等,方便单位和群众办事。

2.积极推进各类新闻媒体宣传,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动态化。通过新闻发布会、报刊等新闻媒体,向公众和社会公开我市农业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南宁市“十二五”农业规划纲要、我局服务全市“三农”工作的新举措、新方法、新思路和我局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情况。

3.利用各种载体,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多样化。充分利用局机关办公场所公开栏、大厅办事窗口、首问服务窗口、服务热线等方式公开了我局机构情况、工作职责、办事流程图、受理项目办理所需材料及告知事项、基本建设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流程、南宁市农业局承诺、各科室的联系电话及联系人等信息,方便了公众对我局工作程序的深入了解和工作监督。

4.充分利用各类平台,发挥政府信息公开服务化。我局通过政务互动服务平台、群众满意度培育系统(政务网络在线服务)等方式,收集了公众对我局工作的各种建议,并直接在网上为群众答疑,发挥了良好的服务功能。

(三)主动向查阅场所提供政府信息情况

我局按时向政务服务中心、档案馆、公共图书馆等信息查阅场所提供主动公开政府信息。

(四)政府网站内容及时更新情况

2014年,我局通过门户网站共发布各类信息2091条,月均发布174条,其中政务信息342条,通知公告26条,其他信息1723条;通过自治区政府信息公开统一平台主动公开信息364条,其中机构职能类0条,人事信息类2条,工作动态类296条,决策信息类0条,法律法规类0条,规范性文件类54条,财政信息类4条,统计信息类0条,行政执法类0条,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1条,政府信息公开制度0条,政府信息公开年报1条。对主动公开时效性强的信息,在信息形成之时即刻发布,其他信息自形成或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依法予以公开。

四、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和不予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依申请公开工作受理、答复情况

2014年,我局共受理依申请公开信息0件,其中,“同意公开”0件,“不同意公开”0件。

(二)不予公开政府信息备案情况

2014年度我局未接受到不予公开政府信息。

五、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2014年度我局政府信息公开无收费及减免情况。

六、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情况

按照中央和自治区有关规定,认真做好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工作, 2014年度我局未发生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举报投诉。

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2014年,我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效,但仍存在公开范围和深度有待拓展、工作进展不平衡、与公众的需求还存在差距等问题。2015年,将采取以下措施认真加以改进:

(一)加强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深入推进行政审批、财政预算决算、“三公经费”、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等领域信息公开,进一步提高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的工作水平,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生产生活。

(二)加强网站建设。加强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建设,规范信息公开目录,全面提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规范化水平。强化门户网站互动交流功能,围绕政府重点工作和公众关注热点,通过意见箱、公众问答、网上调查等方式,征集公众意见建议。加强政策解读工作,重要政策法规出台后,及时在门户网站发布解读信息,做好释疑解惑工作。

(三)加强制度建设。指导各单位、各科室建立健全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工作考核等制度,严格工作规范,细化工作流程,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扎实、有效、强力推进。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统计制度,加强统计数据的分析与运用。

(四)加强队伍建设。推动各单位、各科室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队伍建设,把专业水平高、责任心强、服务优的人员配备到关键岗位,并为其参加重要会议、掌握相关信息提供便利条件。加强工作培训和交流,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不断提高工作人员履职能力和业务水平。

(五)加强督查考核。加强组织协调和督查考核,强化责任落实,定期通报有关情况,加大问责力度,切实增强我委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六)落实责任,增强政府信息公开的及时性、全面性、规范性。严格做好月报上报制度,并督促各科室及时上报公开文件。规范政府信息公开的审查程序,确保政府信息公开的过程中不出现泄密事件。

八、其他需要报告

本委没有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南宁市农业农村局 承办单位:南宁市农业信息中心 网站标识码:4501000040

地址:南宁市青秀区嘉宾路1号 邮编:530028 电话:(0771)5530282 E-mail:nnsnyncj@163.com

桂ICP备19006695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2400号